• 滑稽戏越来越不好笑? 上海滑稽戏如何永不落幕

  • 发表时间:2013-02-17 13:28 | 优美女人网(www.umelady.com) | 点击数:
  •   作为滑稽双字辈名家的封箱演出,已连演3场、场场爆满的传统滑稽大戏《囧人黄小毛》,昨晚在上海逸夫舞台落下帷幕,虽然距离开演还有1个多小时,但从下午5点开始,逸夫舞台门口就早已站满了观众,不少观众表示,双字辈演员的戏已经陪伴着他们走过了半个多世纪。

      (实况:【看看封箱大戏,以后看不到了,从小看的。

      老演员这么大年纪还在台上演出真不容易。】)

      而演员们在舞台上也是拿出各自绝活倾情回报,150分钟的戏赢得了200多次笑声、掌声,每一段都堪称经典。

      (实况:【现场实况】)

      作为已经年届八旬的名家,这次演出后再要把他们聚集在一个舞台上已经不太可能,艺术家们用一场华丽的演出告别了自己挚爱一生的舞台,之后一段时间加速整理记录他们的艺术成就成为当务之急,但滑稽戏的传承和发展显得更加紧迫。

      从《满园春色》到《七十二家房客》,从姚慕双,周柏春的开山之作到王汝刚,李九松的经典搭档,再到如今更年轻一辈滑稽戏演员的表演,滑稽戏的表演从来没有断过,但现实情况就是不少观众却认为如今的滑稽戏越来越不好笑了,人们对滑稽戏的理解仍然停留在老一辈带来的记忆中。昨晚演出的最高潮也正是出现在最后的封箱典礼,舞台上徐徐降下一幅周柏春和姚慕双两位滑稽大师的合影,在恩师面前,吴双艺、童双春、王双柏和李青相拥而泣,说出了各自的肺腑之言:

      (实况:【吴双艺今年87,我向各位老观众拜年,开开心心活一百年!

      (童)我到舞台从50年开始到现在整整64年,当我离开这个舞台时心情是依依不舍的,谢谢亲爱观众们;

      (李)谢谢两位恩师姚慕双、周柏春,谢谢双字辈通力合作;

      (李)我今天离开这个舞台心理很难过,但是我应该走,青年上来,滑稽戏才有希望。】)

      (间奏)

      谈到滑稽戏的何去何从,业界普遍认为关键还是自身的发展和传承。年轻演员中,周立波的海派清口算得上是一个模范,2009年年初,周立波的“海派清口”《笑侃三十年》在上海演出30场,收入突破600万元,创造了上海几年来曲艺类剧场演出的票房“奇迹”,这也正是滑稽戏走出一条市场新路的成功尝试。

      上海滑稽戏的现状还有另外三种模式,首先就是荧屏模式,但上电视是把双刃剑。电视的宣传效果非常明显,但快餐文化的形式也要求演员迅速推出作品,但滑稽艺术是需要打磨的。一个作品从初创到真正成熟,需要不断在舞台上通过与自己、与观众的磨合,才能出精品,出真正留得下来的好作品。

      第二就是剧场模式,如今无论是王汝刚、毛猛达、钱程这些中坚力量,还是像钱懿这些80后的小字辈,都对坚守剧场表现得非常坚定,认为滑稽艺术要发展、要强大绝对不能离开剧场。但相比上世纪60年代上海滩大大小小三四十个滑稽剧团的黄金时代,如今民营的、完全靠自己创业的滑稽剧团,一个都没有。

      第三个就是走穴模式,这实际上就是脱离创业和剧团的生存方式,称得上是“一个人的温饱”,但这种短视的做法一方面会消耗演员的精力,另一方面对整个行业来说更是没有什么帮助。面对为什么现在出不来大师、再也没有惊喜的追问,从业人员是不是也该自问,是不是闯劲还不够,太害怕吃苦,太期待安逸了?

      面对日益严峻的滑稽戏现状,有专家表示,现在最大的问题不是缺少好演员,而是缺乏好本子——现在不少滑稽戏的噱头离现代社会太远,从而导致年轻观众的流失。目前活跃在滑稽舞台上的还是上世纪80年代走红的那些演员;而自80年代中期至今,一些滑稽剧团还在走“定向创作”的路子,也就是为某个部门专门创作一个剧本,去单位包场演出,几乎没有针对市场的好剧本出现。由此造成演出死不掉,活不了。所以要想使滑稽作品深入人心,就应该两条腿走路,在创作上做“加法”,对前辈的优秀作品有所选择地继承,在继承的基础上再进行发展和创新。


分享到:
  • 上一篇:曲艺贺岁:传统文化迎春回归 下一篇:《劝和小组》塑欢乐英雄 百姓那点事剧情贴地气
  • 相关 电视剧情 资讯
    时尚潮流
    • 爱美
    • 健康
    • 服饰
    • 发型
    Copyrights © 2011 - 2020 优美女人网 UMELADY.COM All Right Reseved.